![]() 商洛丹江公園 |
地名:柞水縣 | 隸屬:商洛市 |
區劃代碼:611026 | 代碼前6位:611026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陜H |
長途區號:0914 | 郵政編碼:711400 |
轄區面積:約236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77萬人 |
人口密度:約5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8個鎮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乾佑街道 | 611026001 | 96km2 | 乾佑鎮是柞水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旬公路、西康鐵路縱貫全境。全鎮轄7個行政村,34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4個居民小組,總面…[詳細] |
營盤鎮 | 611026101 | 363.52km2 | 營盤鎮地處乾佑河源頭,柞水縣西北部,西與寧陜縣相接,北于長安縣毗鄰,是柞水縣的北大門。西康鐵路、西柞高速公路的隧道南口就在該鎮。境內北高南低,北部的![詳細] |
下梁鎮 | 611026102 | 209.15km2 | 下梁鎮位于柞水縣城城南5公里,是濃縮了乾佑河流域典型風光特色的經濟重鎮。全鎮總面積209.15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44個村民小組2385戶,農業人…[詳細] |
小嶺鎮 | 611026104 | 111km2 | 小嶺鎮位于社川河上游,鎮政府駐地新華村距柞水縣城37公里。全鎮總面積111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35個村民小組,2906戶,11642人。洛柞公路穿…[詳細] |
鳳凰鎮 | 611026105 | 163km2 | 鳳凰鎮位于社川河中游,地處皂河、水滴溝河、社川河交匯處,鎮政府所在地的鳳鎮街距縣城45公里。全鎮轄12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4806戶18512人,總…[詳細] |
紅巖寺鎮 | 611026106 | 190.43km2 | 紅巖寺鎮位于柞水縣東部,轄17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4159戶,16600人,有耕地13360畝,人均0.8畝。全鎮總面積190.43平方公里,東…[詳細] |
曹坪鎮 | 611026107 | 86km2 | 曹坪鎮位于金井河上流,鎮政府所在地距柞水縣城65公里?偯娣e86平方公里,有農耕地3879畝,用材林24000畝,經濟林10000畝。轄6個行政村,3…[詳細] |
杏坪鎮 | 611026109 | 183km2 | 杏坪鎮鎮政府駐地距縣城50公里,地處社川、金井、金錢三大河流交匯處。全鎮總面積183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4992畝,全鎮轄14個行政村,71個村民小組…[詳細] |
瓦房口鎮 | 611026110 | 瓦房口鎮是地處秦嶺南麓、九華山沿脈、金井河流域的一個鄉。該鄉位于柞水縣城東南部,全鄉共轄7個行政村,61個村民小組,耕地7843畝,荒山面積3.3萬畝…[詳細] |
地名由來: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分咸寧縣、藍田縣、鎮安縣析置孝義廳,1913年改設縣。1915年因與山西省孝義縣同名改現名;以城西柞水河(泎水、乾祐河)得名。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柞水縣榜上有名。
2023年8月,柞水縣入選2023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2年12月,柞水縣被公布為2022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
2022年12月,柞水縣食用菌產業鏈鏈典型縣被認定為首批陜西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
2022年11月,生態環境部命名柞水縣為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2022年11月,2022健康中國·康養旅游百強縣名單發布,柞水縣入圍。
2022年1月,柞水縣被命名為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1年9月,柞水縣被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21年8月,柞水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柞水縣位于陜西南部,地處秦嶺南坡,與西安直距70公里。全縣土地面積2322平方公里,人口16萬,轄十鎮六鄉。柞水縣呈西北高、東南低,并由西北向東南呈傾斜地勢。氣候為暖溫帶間涼亞熱帶過渡性氣候。
介于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度地帶,年均降雨量742mm,年均氣溫12.4℃,森林覆蓋率78%,呈"九山半水半分田"格局。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工業污染小,中藥材野生和人工化種植適生范圍廣,自古被譽為"天然藥庫"。初步探明有開采價值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種37種,礦床礦點213處中菱鐵儲量3.02億噸,約占全省的一半,銀鉛藏量列全國第二?h境內可供開發的旅游景點有80多處,其中北部乾佑河源頭的山、水、林生態旅游資源,特別是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西溝峽、大甘溝、鐵索溝等,極富觀賞性和避暑消夏休閑功能;南部的柞水溶洞,被譽為"北國奇觀",有大小溶洞上百個,是全國十大名洞和陜西省十大名勝風景旅游區之一。秦嶺鐵路公路特長隧道、乾佑河四十公里綠色長廊、園林式旅游山城等景觀也極具開發價值。
全縣現有公路23條,其中省道1條,外與毗鄰五縣互連,內與鄉材及廠礦企業相通,縱橫成網,八路出境。已經完工的西康鐵路和即將開工西柞二級公路途經縣城及一鄉四鎮,穿跨半縣,使交通狀況再上新臺階。電力方面,1986年與西北電網并網,現有110kv輸變電站1座,35kv輸變電站若干座,加上水電,全縣發展和生產的用電非常富裕,實現了村村通電。
資源豐富,尤其是礦產、生物、水力和旅游等資源享有盛名。柞水縣是陜西省林業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高,樹木種類繁多,經濟價值大,用途廣泛板栗、核桃、木耳、香菇、香椿等林特產品暢銷全國而馳名各地。同時柞水縣是天然“藥倉”,中草藥分布廣,品種多,數量大,質量高。柞水縣又是“自然博物館”,到處是“天然公園”。有“聚集人間千幅畫,呼出玉宇萬家仙”,“終南勝景知多少,柞水別開一重天”之說。除享有盛名的柞水溶洞風晾區外,還有牛背梁,香爐海螺,佛洞龍泉,藥王廟等。
礦產資源獨厚。初步查明有色金屬礦藏量3000萬噸、黑色金屬礦藏35000萬噸、非金屬礦藏量584000萬噸。柞水礦產資源不僅量大,而且種類多,品位高,開采開發方便。經地質部門勘察,國家鑒定大西溝礦床是一個鐵藏量居全省之首位,名列全國前茅,銀銅藏量名列全國第二的一個多礦種的礦田,被譽為陜西省未來的大型鋼鐵基地。
由于自然和歷史的原因,柞水縣開發歷史較短,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豐富的自然資源,因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等制約因素,尚未轉化為經濟優勢。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5.0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2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06元。根據柞水的縣情實際,全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基本思路是:以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為目標,發揮資源、生態、區位優勢,積極實施項目帶動、開放帶動、城鎮帶動和人才開發戰略,優先培育醫藥、旅游、礦產三大產業;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重視解決"三農"問題,關注-的生存和發展;聚集財源,增加摧毀入,推動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行政區劃
柞水縣轄10個鎮、6個鄉:乾佑鎮、營盤鎮、下梁鎮、石甕鎮、小嶺鎮、鳳凰鎮、紅巖寺鎮、曹坪鎮、蔡玉窯鎮、杏坪鎮、兩河鄉、柴莊鄉、馬家臺鄉、瓦房口鄉、九間房鄉、豐北河鄉。
歷史沿革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設孝義廳,民國二年(1913年)撤廳設孝義縣。民國四年(1915年)改為柞水縣。1949年11月20日全縣解放,12月1日成立柞水縣人民政府。1958年撤銷縣制并入鎮安縣,1961年恢復建制。
柞水縣轄:乾佑鎮、鳳凰鎮、周塬鄉、石甕鄉、杜家村鄉、下梁鄉、西川鄉、七坪鄉、黃金鄉、皂河鄉、寬坪鄉、杏坪鄉、肖臺鄉、云蒙鄉、鐵佛鄉、柴莊鄉、小嶺鄉、紅巖寺鄉、萬青鄉、黃土砭鄉、張家坪鄉、穆家莊鄉、瓦房口鄉、馬家臺鄉、九間房鄉、窯鎮鄉、銀碗鄉、豐北河鄉、高橋鄉、紅石鄉、曹坪鄉、藥王鄉、老林鄉、太河鄉、龍潭鄉、兩河鄉。
2000年,柞水縣轄9個鎮、11個鄉!「鶕谖宕稳丝谄詹閿祿喝h總人口15842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乾佑鎮22686營盤鎮4548下梁鎮11255石甕鎮6568小嶺鎮12078鳳凰鎮14378紅巖寺鎮9615曹坪鎮6096蔡玉窯鎮7567老林鄉3527兩河鄉808皂河鄉3912杏坪鄉12460柴莊鄉5644肖臺鄉6112張家坪鄉7716馬家臺鄉6731瓦房口鄉8266九間房鄉4258豐北河鄉4196!
柞水縣轄10個鎮、6個鄉,120個村:乾佑鎮、營盤鎮、蔡玉窖鎮、杏坪鎮、下梁鎮、紅巖寺鎮、鳳凰鎮、曹坪鎮、石甕鎮、小嶺鎮;柴莊鄉、瓦房口鄉、豐北河鄉、兩河鄉、九間房鄉、馬家臺鄉。
自然地貌
柞水地處西安以南,商州以西,東經108°50′—109°36′;北緯83°25′一36°56′之間,東西長72.7公里,南北寬55.2公里,莽莽秦嶺之南坡?偯娣e2366.67平方公里。秦嶺橫貫北境,林海濤濤的原始森林是國家生物基因庫。地形以西北高,主峰牛背梁海拔2802.1米;東南低,社川河谷最低海拔541米。從西北向東南,山脈延伸尤如五指,唐代詩人賈島筆下“一山末了一山迎,百里都無半里平”真實的描繪了柞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土石山區地貌。中部是海拔800--1500米的中低山川,以乾佑河、社川河兩大水系為主,有川道平地及青秀山巒,有地殼運動,海底臺升的喀斯特地貌及海底海螺化石沉積。有金山糧倉著稱的魚米之鄉,亦有商賈云集的古鎮,還有籌備未開采的鐵山、銀礦。從西北主峰的蒼松林海到中南的經濟林帶及茂密的農桑,柞水是綠色的植物庫,瑤草山青,琪花藥香。從排水自然地貌特色看,中草藥的生成優勢優于太白山,更優于關中平原,最主要的一條是柞水處秦嶺南坡帶,有數次地殼運動變化,年代不同褶皺形態各異,方向不一形成的小區域地形,構成動植物不同生態環境,藥物種類繁多。
氣候特征
柞水為中國西北東線內陸地區,兼有南北氣候帶的特征,北部屬暖溫帶,東南部屬北亞熱帶,整個縣域屬亞熱帶和溫暖帶兩個氣候的過渡地帶,植被繁衍群落差異明顯。人常說,“高一支不一樣”!傲绿枙癜脒,即氣候影響植物帶垂直和平行分布特點明顯。適宜多種類植物群,原始種類保留與繁衍、進化、生長,是有利于各種藥物生長的基地,自然形成天然藥庫。全年日照1860.2小時,最冷平均氣溫0.2℃,最熱平均氣溫23.6℃。極端最高氣溫37.1℃,最低一13.9℃,無霜期209天,年降水量742mm,最大降水量1225.9mm(83年),最小降水量567.6mm(76年),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夏無枯暑,冬無嚴寒,宜長、短日照和不同溫濕度條件下的植物發育生長。
河流分布
縣境內山青水長,水多藥豐。有溪流大小7320條,水域面積占2.8萬畝,河流總長5693.4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50條,集水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有9條。平水年計算,全縣地表水總流量6.54億!,人均占水量4100m3”,為全地區人均3.2倍,是陜西河網密度大,水資源豐灃縣之一。主要有乾佑河,金井河,金錢河,社川河,洛河,流域山高谷深,比降大。如乾伯河,流長131.6公里,年經流量2.51億m3,匯水面積865.76平方公里,懸落差1037m,最大流量1094m3/S;金錢河,流長133公里,年徑流量2.77億m3,匯水面積1041.46平方公里,懸落差1696。最大流量1565m3/S,利用水能發電和水力資源豐富。更有甚者,這豐濘的水源是中草藥滋生的優越條件。水是生物的搖籃,有水才有藥,水多藥更豐。如水生藥物就有浮萍、水松、耦、魚類、鱔、鱉、青蛙、檐蜍、娃娃魚;陰濕地有木賊、九頭鳥;溪流溝澗也有卷柏、石澤蘭、石針、石茶、老君丹;沼澤地普遍生長莆黃、魚腥草、燈芯草、夏枯草等等枚不勝舉。
經濟發展
柞水歷屆黨委、政府緊緊抓住資源優勢,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多次派考察組到外地考察,也聘請了許多專家和領導,進行反復論證。目前,柞水的旅游產業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以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為特色的旅游產業開發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發展目標非常明確。柞水縣圍繞建設陜西生態旅游名縣的奮斗目標,突出生態旅游和休閑度假特色定位,按照一帶三區一鎮,(乾佑河百里生態景觀帶,溶洞、縣城、牛背梁景區,鳳凰古鎮)的空間布局加快了龍頭景區、重點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建設,初步構筑起了功能配套、設施完善、要素齊全的大旅游框架。隨著西柞高速公路的開通,柞水旅游將以全新的態勢融入陜西旅游大循環。
產業主導作用日益凸顯。年接待游客量由2000年的2.3萬人,增加到2005年的5萬人,年均增長17%,旅游直接收入從2000年的40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105萬元,年均增長21.5%。本縣居民出游呈上升態勢,本地居民旅游支出“十五”末比2000年同期增長350%。旅游總收入由2001年的300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2000萬元,旅游總收入年均遞增45%。旅游總收入占全縣GDP的比重由0.4%增長到2.9%,旅游業已成為主導產業和第三產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按照“一帶三區一鎮”的總體布局,啟動了總投資達5.6億元的林豐、龍王溝、高砭溝、秦楚古道等旅游景點開發和乾佑鎮百里綠色長廊建設工程,建成了百神廟、三道井、七里峽、云臺山等一批景點。牛背梁森林公園獲得批準,溶洞AAA級國家風景區和省級地質公園項目己上報待批?h城“穿衣戴帽”工程已完成樓房改造;東坡森林公園道路建設和護欄已完成,成為居民休閑游樂的絕佳去處;鳳凰古鎮制定了保護方案,目前正在修訂完善。同時,溶洞國債項目的完工,使“一帶三區一鎮”的大旅游格局日顯雛形。
“十五”期間柞水縣旅游交通設施不斷完善,西康鐵路的開通極大拉近了西安一級客源市場與柞水縣的距離,提高了景區的可進入性;縣內開通了火車站到溶洞景區的班車,基本實現了使目標游客隨到隨走。旅游咨詢及服務機構進一步完備!耙粠齾^一鎮”的大旅游格局日漸雛形,在龍頭景區的帶動下,牛背梁和縣城旅游功能區的開發和鳳凰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已提上重要議程,并已著手開發。農家樂、水上娛樂等項目,多點開花。
溶洞品牌效應日趨明顯。經過多年積極累和“十五”期間的努力,溶洞旅游已成為柞水旅游的主要品牌。柞水溶洞在西安地區一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西康鐵路開通后,大量游客慕名而來,經過2004年燈光改造后的柞水溶洞更加受到游客青睞。在周邊溶洞類旅游替代產品迭出的情況下,柞水溶洞仍是游客首選,景區于1999年被中國洞協評為“中國十大名洞”之一,來柞水的游客不斷增多。
旅游資源
柞水溶洞“西北一絕”
柞水溶洞風景名勝區,位于城南15公里處,全景區25平方公里,有大小溶洞118個,已開發了天佛洞、百神洞、風洞、對峰臺、千年古銀杏樹和乾佑河漂流等景點項目,1990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評為“中國名洞”。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杰作令游客驚嘆不已,被譽為“西北一絕”。
柞水牛背梁生態旅游區“天然氧吧”
柞水牛背梁生態旅游區,位于縣城北25公里處,集雄秀幽奧于一身,這里是水的源頭、花的海洋、綠的世界、動植物的樂園。蒼山奇峰、清溪碧潭、寂谷密林、峭壁險崖等自然景觀比比皆是,被譽為“天然氧吧、城市之肺”,是尋幽探奇、森林療養、登山科考的理想之地。
終南山秦楚古道
終南山秦楚古道,南起柞水境內的花門樓,北至長安轄地天都池,屬歷史上貫通秦楚咽喉要道——“義谷道”中的一段。由于此段處于橫斷南北的秦嶺脊背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鍛造了十分明顯的南北自然風景邊際。走在古道上南北眺望,萬畝草甸、十里杜鵑、千畝腰竹、冰川遺跡等自然景觀盡收眼底。加之古道歷史悠久,留下了以唐王李世民和詩仙李太白為代表的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的足跡與傳奇,這些豐富的文化積淀,使古道成為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旅游發展
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圍繞產業要素,初步構建柞水旅游產業體系,經過5年的努力,使以旅游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在全縣GDP以及財政收入占有較大份額。
柞水旅游產業發展思路——依托西安、錯位選擇、突出特色、借勢發展
依托西安:就是柞水的旅游資源客源市場定位在西安,并把西安做為發展平臺,借助西安的資金、人才和經驗來發展旅游。
錯位選擇:就是選擇的旅游產品,必須是西安及關中一帶所沒有的,而且難以替代,作為西安及關中一線旅游產品的有效補充。
突出特色:就是突出區位、生態、資源特色,以“西安人的度假村”為主題,打造融入自然、休閑度假的生態旅游品牌。
借勢發展:就是主動接受輻射,自覺把柞水的旅游資源置于全市、全省乃至西北地區的大市場中去開發,作為若干市級、省級精品路線上的一個點去開發,融入到西安為中心的全省大旅游循環中去,借助大環境的帶動謀求發展。
柞水旅游產業的空間布局——一帶三區一鎮一帶:就是北起黃花嶺,南至石甕鎮的乾佑河百里生態景觀帶。重點抓好的項目主要有乾佑河沿線綠化、民居改造和民俗村建設項目等。
三區:牛背梁景區,重點抓好的項目主要有牛背梁森林公園、林豐錦苑盤古山莊、龍王溝度假山莊、高砭溝修仙度假項目、安溝大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基地項目和秦楚古道項目等?h城景區,主要有五華山森林公園項目、城區功能配套項目、蓄水游樂等休閑娛樂項目、高客運輸公司和盤龍生態產業園等。溶洞景區,主要有陜西省溶洞地質公園、溶洞深度開發項目等。
一鎮:即鳳凰古鎮,主要有鳳凰古鎮恢復、保護開發項目等。
景區景點
柞水對峰臺
對峰臺景區包括:鋼釬刺咽喉、仙居處、海拔、天然石觀音、定風洞、少林氣功、滴水觀音等等。
對峰臺是柞水久享盛名巋峻壯麗的山峰之一。來溶洞觀光的人,都要行至山下眺望贊賞,它“賽似俄眉,勝似華山”,被當地群眾稱為“奇峰”。
對峰臺,在縣城南35里的石甕鄉,奇峰突兀,險峻難攀,峰頂建有娘娘廟。兩傍雙峰聳峙,西北側山下有洞,據百神洞有碑載:相傳明代中葉,“洞吼三日,忽然劃開,有神水,祈雨多應!
相傳在宋朝的真宗天喜年間,當地名士和群眾在對峰臺建修祖師廟三年。到元朝末年的一天,一個樵夫去筆架山砍柴,休息的時候背靠山,面向對峰臺,忽然瞧見對峰臺的山峁上有一婦人面向東在那里梳頭。他甚感奇怪,梳頭不在家里,卻到山頂梳什么頭。心里這么想,但并未在意。第二天吃過早飯拿起砍刀仍到此山砍柴,不停地砍,砍了捆,捆了砍,當他就地休息時,忽然又瞧見那婦人在梳頭,他又驚奇又畏懼,便一口氣跑回有對眾人說:“對峰臺有一婦人在梳頭……”。大家聽了甚感奇怪,認為是菩薩顯圣。故于明代在此山修建了觀音娘娘廟。中為南海觀世音娘娘,身坐蓮花臺,金身鼎冠;前為齊天大圣像;左邊為送子娘娘;右邊為0娘娘。陳設有香爐、油燈、鐵器、簽筒和簽簿;左邊有鑼鼓各一面,兩壁繪有壁畫。格子門窗,門枋刻有對聯上為:此山就是普陀山,何必遠來求神仙;下為:祗要凡民心向善,回心轉意就是仙。
在舊時建廟后四鄉香客甚多,每逢初一、十五,老公求壽,老嫗引媳婦求子,年輕夫婦領著兒女還愿;商人求財,農夫默佑五谷豐登,香煙飄渺,各有其求;而且每年于二月二和九月十八日過盛會兩次,每次三天,請僧誦經。為了招待香客,在山下的西干溝修建公館三間,設有總管、司帳、接待人員。
對峰臺是縣境一大奇觀,人云:“四峰排漱,八仞列平”。前峰筆架山,形似筆架勝似筆架,兩山背彎,中山直壘,遠近眺望,墨油油地一頂兩角。后峰桃二山,長得似桃非桃,就象五月仙佻,青山紅崖,現出桃子本相。東、南、北三方,有八個山頭向著對峰臺;乾佑河,西干溝河,東干溝河三水繞著對峰臺向東流去。
相傳,對峰臺原叫避風臺,廟門向東,東風再大,把塵土吹得打旋渦,廟對點燈而燈焰絲毫不動,據說是山里邊有兩顆避風珠的緣故。
對峰臺山腰有一條通向山峰和西干溝的小道,相傳,在宋末朝廷腐敗,遮民百姓負擔過重,農民造反四起,大舉義旗反抗,有一徐氏,丈夫被官軍掠去充軍,兒女被殺害,自身逃出虎口,被迫無奈,集眾造反。朝廷派兵清剿徐寡婦,徐氏領兵路過此道,遇一青年婦人坐在山腰,一腳從這山踩著那山不讓經過,徐氏只得領兵返轉,順乾佑河而下。所以這條小道名叫長腿彎。
對峰臺的名勝甚多,東有魚洞,清明至谷雨之間洞里出魚,年產一萬余斤。1980年因修路而毀。南邊西干溝有九三洞、探奇洞、玉瑕洞和馬鞍子,奇景可觀,十分吸引人。西有百神洞,洞內有二龍戲珠、龍潭、地下河等,近年來去洞觀景的人不絕于途。東北有佛爺洞、風洞、天洞,洞內有過風樓、滴水崖、閻王碥、青龍潭、大陽坡、小陽坡、頭天門、八畝田、蓮花池、萬人坑、陳楊二道、棺材石、二天門、秦嶺坑、吊洞等。真是山峰雄偉,美景壯觀,峻峰壁壘,洞洞成群,山水如畫,這邊獨好。
柞水東甘溝古銀杏樹
柞水縣石甕鎮東甘溝有一對盤根錯節的銀杏樹,一雌一雄,當地人稱"夫妻"銀杏樹。如今它倆已經走過1700多年的風雨歷程,依然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這對"夫妻"銀杏樹生長在柞水縣石甕鎮東甘溝村。據考證,兩棵樹相距7米,根系盤結,枝丫交錯,如一對夫婦手挽著手,頭挨著頭,親密地竊竊私語。雌樹高達45米,胸圍8.5米,覆蓋面積420平方米,生長旺盛,枝繁葉茂,年產白果600余公斤左右;而雄樹高達44米,胸圍7.1米,覆蓋面積410平方米,樹冠似一把撐開的巨傘,遮天蔽日,年產白果450公斤左右。
漂亮的雪景美麗的山城
銀杏樹果實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淀粉和多種維生素,可藥用、食用,有通便、鎮咳、明目、祛痰和解毒等功效,同時又可以鎮靜、治療冠心病和各種心血管疾病,有廣泛的藥用價值。
隨著氣溫逐漸降低,該縣終于迎來入冬的第一場雪。13日,看著縣城被漂亮的白雪所包裹,驢友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踏著冬天的足跡,來到能俯看縣城全景的寨子溝,尋找盼望已久的冬景。放眼望去,整個縣城已披上節日的盛裝,旁邊的小樹上幾只喜鵲飛上枝頭,一片美麗的畫卷頓時浮現眼前,好像中國傳統新春的氣息已經來到。
地方小吃
臘肉炒粉皮
臘肉炒粉皮是的傳統名菜,臘肉香而不膩,粉皮滑軟爽口,是佐酒的佳肴!吨匦蘅h志》中有載“年節時,家稍寬裕者,無不宰豬,腌以鹽,熏以煙,即為臘肉”。柞水的臘肉炒粉皮不同與飯店、賓館里的臘肉炒粉帶,它是選用上好的臘肉和潔白的洋芋粉精工細作而成。
將選好的臘肉,最好是豬后臀肉,肥瘦都有,用溫水洗凈,放在鐵鍋里煮熟,切成薄片待用。洋芋粉放大碗內,放鹽、水適量,鮮蛋一枚,攪攔成糊狀。鍋置火上,把粉糊制成硬幣厚的粉皮,將其切成菱形方塊待用。置炒鍋,放臘肉烤炒,瀝出油來時,放蔥、姜略炒,再放青椒、粉皮翻炒,出鍋時放蒜泥即好。成菜香氣四溢,爽滑可口,臘肉棕紅,粉皮白中微黃,色美味香,營養豐富,回味悠長,是招待賓朋的首選菜肴。粉皮的厚薄程度,亦可展示主婦的廚藝。
柞水小炒
柞水小炒原料:
精瘦肉4兩、土豆1個、紅薯粉條、木耳、青椒少許、蔥、姜、鹽、料酒、味精、雞蛋、粉面。
制作:
1土豆去皮切絲,精瘦肉切絲加鹽,料酒入味,加蛋清,粉面上漿,紅薯粉條熱水泡軟,木耳、青椒切絲。
2鍋上火燒熱加油半斤燒三四成熱下肉絲滑散,撈出待用。
3鍋留底油下蔥、姜嗆鍋,加入土豆、木耳、青椒絲、肉絲、粉條、鹽、料酒翻炒熟加味精出鍋裝盤。
區劃: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