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坪古村 |
地名:懷化市 | 隸屬:湖南省 |
區劃代碼:431200 | 代碼前6位:431200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湘N |
長途區號:0745 | 郵政編碼:418000 |
轄區面積:約2757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8.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6人/平方公里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鶴城區 | 431202 | 673km2 | 懷化市鶴城區地處湖南省西部,湘、鄂、桂、滇、渝五省市區邊境中心,位于巍峨挺拔的雪峰山脈和神奇秀麗的武陵山脈之間,距省會長沙498公里。是懷化市政治、…[詳細] |
中方縣 | 431221 | 1515km2 | 中方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部,懷化市中部,東接溆浦縣、南鄰洪江市、西界芷江縣、北依辰溪縣,縣境東西最大距離10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5公里,地理坐標:北緯…[詳細] |
沅陵縣 | 431222 | 5833km2 | 沅陵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東與桃源、安化為鄰,南接溆浦、辰溪,西連古丈、瀘溪,北與張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門戶”、“南天鎖鑰”之稱?偯娣e58…[詳細] |
辰溪縣 | 431223 | 1987km2 | 辰溪縣位于湖南省西部,懷化市北部。東連溆浦,南鄰懷化,西與麻陽、瀘溪接壤,北與沅陵交界。全縣土地總面積1976.81平方公里,總體地勢是東南高、西北低…[詳細] |
溆浦縣 | 431224 | 3429km2 | 位于湘西與湘中結合部的溆浦縣是一塊古老而紅色的沃土。勤勞、勇敢的84.06萬溆浦人,在這塊沃土上既創造文明的歷史,又開創著美好的未來。溆浦,正和著改革…[詳細] |
會同縣 | 431225 | 2259km2 | 會同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東枕雪峰山脈,南倚云貴高原,是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的故鄉,也是馳名全國的“廣木之鄉”。面積2244.46平方公里,轄7鎮18鄉(…[詳細] |
麻陽縣 | 431226 | 1566km2 | 麻陽苗族自治縣位于湘黔邊界的湖南省西部,懷化市西北部。全縣總面積15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5萬畝,轄18鄉6鎮,總人口37.1萬人,其中苗族…[詳細] |
新晃縣 | 431227 | 1502km2 | 新晃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頭形”版圖的“鼻尖”上,沅水支流舞水的中游,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8°47'13"──109°26'45",北…[詳細] |
芷江縣 | 431228 | 2095km2 | 芷江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省西部,地處武陵山系南麓云貴高原東部余脈延伸地帶,東經109°17′-109°54′,北緯27°04′-27°38′,東鄰中…[詳細] |
靖州縣 | 431229 | 2208km2 | 靖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6℃,年降雨量1400MM,無霜期290天,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資源豐富。
林果資源;全縣共有林地面積2…[詳細] |
通道縣 | 431230 | 2223km2 | 通道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西南部,懷化市南端,東鄰邵陽的綏寧城步,西邊貴州黎平縣,北靠本市靖州,南接廣西的龍勝三江,處湘、黔、桂三省六縣交界之地,是湖南省…[詳細] |
洪江管理區 | 431271 | 洪江管理區是湖南省懷化市的一個縣級行政管理區,通常簡稱洪江區,非民政部確立的縣級行政區,其行政區域仍屬縣級洪江市,由地級懷化市直接管轄,其行政機關稱洪…[詳細] | |
經開區 | 431272 | …[詳細] | |
洪江市 | 431281 | 2283km2 | HongjiangCity
洪江市位于湖南省懷化市東南部、雪峰山脈中段、沅水干流上游,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中國冰糖橙之鄉。全市總人口43萬,土地總面…[詳細] |
地名由來:
宋代以“懷柔歸化”之意設懷化砦,1942年設縣。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懷化市被納入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布局建設名單(復合型流通支點城市)。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懷化市位列第163名。
2023年2月,2022年湖南省各市州GDP排行榜出爐,懷化市以1878億元位列第12位。
2022年7月,懷化市洪江古商城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2021年,懷化市GDP達1817.8億元,位列2021年湖南各市州GDP排行榜第12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懷化市位列第223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發布,懷化市位列第225名。
2021年9月,懷化市被確定為湖南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2021年8月,懷化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
基本介紹:
懷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面積2.76萬平方公里,人口482萬。區位優勢獨特,西連貴州、南接廣西,素有\"黔滇門戶\"、\"黔楚咽喉\"之稱。湘黔、枝柳、渝懷鐵路以及320、209、319國道均交匯于此,二戰期間被譽為\"遠東第一機場\"的芷江飛機場復航正在籌建中,杭-福-貴-成、呼北兩條國家光纜主干線在市區交匯,是西部大開發的橋梁城市、大西南的交通樞紐。
懷化旅游區以懷化市和芷江、沅陵為中心,擁有不少風光名勝和歷史文化遺跡。萬佛山168平方公里丹霞地貌、五強溪170平方公里浩淼澤國、有“第二兵馬俑”美譽的秦代“黔中郡”古城、被贊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的芙蓉樓等等,無不鐘靈毓秀,令人流連忘返;龍底河和夜郎谷的漂流驚險神奇,撩人心魄;芷江龍津風雨橋、洪江古商城、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懷化中國侗文化城等侗文化旅游景點神奇旖旎,特色鮮明。
自然資源豐富。懷化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山地廣闊,氣候溫和,擁有豐富的林果、草場、水能、礦藏等資源。全市有山地3000萬畝,森林蓄積量4500萬立方米,占湖南省四分之一。楠竹面積65萬畝,蓄積量6302成株,居湖南第三。柑桔、香柚、楊梅、棗子是本市特產,各類水果產量1000萬擔,有“水果之鄉”的美謄。全市有藥用植物1785種;其中茯苓產量占全國的一半,天麻產量居湖南第一。區內水能資源也相當豐富,探明的水能蘊藏量有346萬千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目前,除國家正在建設的120萬千瓦的五強溪水電站外,已建成小水電499處?傃b機容量28千瓦,居全省第一位。全區已探明礦藏45種,重晶石儲量列全國前茅,黃金、銅和磷礦分別居湖南省第一、三、四位。此外,旅游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有建于唐貞觀二年沅陵龍興講市,稱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的芙蓉樓,內陸最大的祖廟——天后宮,聞名于世的芷江擴日勝利受降坊等人文景觀,有雪峰山、飛山、晃山、懷化溶洞等自然景觀,并有趕歌節、蘆笙舞、斗雞和織錦、蠟染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風土人情。
懷化為湖南省少數民族聚居區之一,有侗族、苗族自治縣5個,民風淳樸,風俗獨特,令人神往。懷化生態環境良好,山川秀美,名勝古跡眾多,民俗風情迷人,是湖南省的重點旅游城市之一。全市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風景名勝區5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楚巫中地。
戰國時期屬楚黔中郡地。
秦朝統一后,在此設郡置縣。
魏晉六朝,治所加密,又有發展。
唐代以辰州為據點,設置辰州盧溪郡、錦州盧陽郡、敘州潭陽郡、獎州龍溪郡、晃州、誠徽州。
宋代設置懷化砦,管理少數民族。
元代設中書省,懷化境內設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隸屬湖廣行省。
明代設辰州府,治沅陵,領沅陵縣、盧溪縣、辰溪縣、溆浦縣。
清代置辰州府,直屬湖南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懷化分設會同、沅陵兩個專區。
1952年,撤銷沅陵專區,形成懷化市的雛形。
1953年,改名黔陽專區。
1968年,改稱黔陽地區,政府駐地不變。
1981年,改稱懷化地區。
1997年,撤銷懷化地區,改設地級懷化市。
區劃:湖南省·懷化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