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和團運動紀念館 |
地名:梨園屯鎮 | 隸屬:威縣 |
區劃代碼:130533101 | 代碼前6位:130533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冀E |
長途區號:0319 | 郵政編碼:054000 |
轄區面積:約5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萬人 |
人口密度:約55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小里固村 | ~201 | 村莊 | 村名來歷有二,一說,村西南原有一大里固村,由于遭掠搶,僅剩幾戶搬至此地建村,取名小里固。一說,該村原有梨園,村建于高處(即堌上),取名小梨堌,后演寫為…[詳細] |
東趙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梨元屯鎮東趙村,村共有人口2327人,709戶,12個村民小組,45名中共黨員。東趙村自然環境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資源充裕,水質優良?偢[詳細] |
西王曲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據傳,村落建在趙王河彎曲處,故名王曲。冠以方位取名西王曲,俗名龐家王曲![詳細] |
南王曲村 | ~204 | 村莊 | 梨園屯鎮南王曲村,共有1004人,297戶,5個村民小組,45名中共黨員。南王曲村自然環境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資源充裕?偢1500余畝…[詳細] |
祝家屯村 | ~205 | 村莊 | 明初,山西洪洞縣遷民祝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祝家屯![詳細] |
趙家營村 | ~206 | 村莊 | 梨園屯鎮趙家營村共有人口532人,155戶,4個村民小組,28名共產黨員。趙家營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資源充裕,水質優良?偢973畝,主導產…[詳細] |
東王曲村 | ~207 | 村莊 | 因村落建于趙王河彎曲處,故名王曲,冠以方位,取名東王曲。俗名大王曲![詳細] |
翟家莊村 | ~208 | 村莊 | 原與東王曲為一村,1987年析出另立行政村,因村民多為翟姓,取村名翟莊![詳細] |
王世公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梨元屯鎮王世公村,共有人口3200人,939戶,12個村民小組,61名中共黨員。東趙村人杰地靈,自然環境優越。全村孕育在威臨渠趙王河域內,大王高速公路…[詳細] |
小王曲村 | ~210 | 村莊 | 該村在趙王河彎曲處,取名小王曲,明初,山西遷民王姓至此建村,更名小王曲![詳細] |
陳固村 | ~211 | 村莊 | 據傳,該村原為一人口眾多的古老村莊,由于戰亂和災荒,村中只剩一戶陳姓,明初,遷民陸續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陳固![詳細] |
紅桃園村 | ~212 | 村莊 | 梨元屯鎮紅桃園村共有人口2680人,799戶,12個村民小組,62名中共黨員。紅桃園村自然環境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資源充裕,水質優良?偢[詳細] |
干集西街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梨園屯鎮干集西街村,共有1107人,311戶,4個村民小組,44名中共黨員。西街村自然環境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北鄰清涼江,地下水資源充裕?偢亍[詳細] |
干集西北街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明代,該村為冠縣在威縣插花地北十八村的行政和集市中心,名中興集。民國29年,分為四個行政村:干集、中興集、朱興村、西興村。民國34年并為一村,名干集![詳細] |
干集孫街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明代,該村為冠縣在威縣插花地北十八村的行政和集市中心,名中興集。民國29年,分為四個行政村:干集、中興集、朱興村、西興村。民國34年并為一村,名干集![詳細] |
干集朱街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干集朱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干集東街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干集東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干集東北街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干集東北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西河口村 | ~219 | 村莊 | 該村坐落在老沙河東岸,為老沙河的五河口之一,名黑風口,明遷民至此,嫌其名不雅,改為西河口![詳細] |
杏園屯村 | ~220 | 村莊 | 此地原為王家的杏林,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遷民宋、魏、嚴三姓至此定居,取村名杏園屯![詳細] |
南梁莊村 | ~221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遷民梁姓至此定居,去村名梁莊,1949年更名南梁莊![詳細] |
西小莊村 | ~222 | 村莊 | 梨園屯鎮西小莊村是改革先驅仲夷任老故鄉,共有1932人,568戶,6個村民小組,57名中共黨員。西小莊村自然環境優越,境內三河流淌,地下水資源充裕,水…[詳細] |
梨園屯村 | ~223 | 鎮中心區 | 該村為半移民村,據傳這一帶多果園,此村有梨園,故名梨園屯,是義和團運動發祥地之一![詳細] |
地名由來:
鎮人民政府駐梨園屯,建村時因有梨園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梨園屯鎮入選邢臺市2018—2020年度市級文明村鎮名單。
2019年12月,梨園屯鎮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基本介紹:
威縣轄鎮。1953年置梨園屯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改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7公里。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3萬。邢清公路過境。轄梨園屯、小里固、東趙、西王曲、南王曲、祝家屯、趙家營、東王曲、翟莊、王世公、陳固、紅桃園、小王曲、干集西街、干集孫街、干集朱街、干集東街、干集東北街、西河口、杏園屯、南梁莊、西小莊、干集西北街23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橡膠加工、金屬制品、油漆、運輸和飲食服務等業。農業主產棉花、小麥。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該鎮趙家營、東王曲、南王曲、西王曲4村屬威縣,其余19個村屬山東冠縣,1942年屬清江縣和宏毅縣,1945年劃歸威縣,1949年屬第九區,1953年建梨園屯鄉,屬威縣二區,1958年8月改建為東風人民公社,11月改為梨園屯人民公社,屬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制,建梨園屯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梨園屯鄉。
1985年梨園屯鄉改為梨園屯鎮。
1996年1月梨園屯鎮與干集鄉合并為梨園屯鎮。
區劃:河北省·邢臺市·威縣·梨園屯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