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礐石風景區 |
地名:汕頭市 | 隸屬:廣東省 |
區劃代碼:440500 | 代碼前6位:4405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轄區面積:約21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5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02人/平方公里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龍湖區 | 440507 | 125km2 | 龍湖區位于廣東省東部,因境內龍湖溝而得名?偯娣e103.58平方千米?側丝63.5萬人(2008年)。
區人民政府駐金霞街道。郵編:515041…[詳細] |
金平區 | 440511 | 140km2 | 金平區位于廣東省東部?偯娣e108.71平方千米?側丝82.3萬人(2008年)。
區人民政府駐石炮臺街道金砂中路,郵編:515041。代碼:44…[詳細] |
濠江區 | 440512 | 170km2 | 濠江區位于廣東省東部?偯娣e134.88平方千米?側丝31萬人(2008年)。
區人民政府駐達濠街道府前路,郵編:515071。代碼:440512…[詳細] |
潮陽區 | 440513 | 667km2 | 潮之陽,大海在其南
區名:潮陽區拼音:CháoYángQū
經緯度:區中心位于北緯23度16分東經116度36分
郵編:515100代碼:440…[詳細] |
潮南區 | 440514 | 600km2 | 潮南區位于汕頭西南部,東臨南海,西接普寧,南鄰惠來,北與潮陽接壤。全區總面積599.87平方公里。2019年,轄峽山1個街道和陳店、司馬浦、臚崗、兩英…[詳細] |
澄海區 | 440515 | 384km2 | 澄海是“中國抽紗”兩大發源地之一,紡織服裝工業源遠流長。改革開放以來,澄海充分利用僑鄉優勢,通過“三來一補”,興起“三資”企業,發展民營經濟,使紡織…[詳細] |
南澳縣 | 440523 | 114km2 | 南澳縣位于廣東省東部?偯娣e108平方千米?側丝8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后宅鎮,郵編:515900。代碼:440523。區號:075…[詳細] |
地名由來:
汕頭得名于海濱泥沙積聚而成的沙脊,由于韓江泥沙在海濱地帶的不斷沖積并在潮汐風浪的作用下,在今天汕頭老市區一帶形成一條自然的沙堤,這種沙堤就叫做汕,開端處稱為汕頭。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汕頭市被納入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布局建設名單(復合型流通支點城市)。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汕頭市位列第55名。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汕頭市入選。
2023年1月,國家郵政局公布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城市排行榜,汕頭市位列第8。
2022年,汕頭市GDP總量為3017億元,位列2022年廣東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11位。
2022年11月,汕頭市被確定為廣東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2022年10月,中國106個大城市名單出爐,汕頭市排名第39位,為Ⅱ型大城市。
2022年6月,財政部公布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名單,汕頭市上榜。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汕頭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基本介紹:
汕頭市位于廣東省東部,瀕臨南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自然環境優越,素有“華南要沖,嶺東門戶”之美稱,享有“百載商埠”的盛譽。汕頭文化底蘊深厚,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享譽海內外,“海濱鄒魯”之美譽名聞遐邇。以“海、商、潮、特”為特色的旅游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2000年,汕頭市已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這是汕頭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后,又一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名勝風景點有礐石風景名勝區、媽嶼島、桑浦山風景區、青云巖、靈山寺、青澳灣旅游度假區、宋井、塔山風景區、萊蕪風景區、陳慈黌故居等。
潮萊是廣東萊三大流派之一,發源于潮汕平原,歷經千余年而形成和發展,以其獨特風味自成一體。潮萊,不僅風靡南粵,走俏神州大地,而且飲譽海外,香飄五洲,影響廣泛而深遠。還有著名的風味潮汕小吃如西天巷蠔烙、老媽宮粽球、老徐炒糕、鱟粿、福合埕牛肉丸等。此外,還可品嘗到獨具特色的潮汕工夫茶.
歷史沿革:
汕頭素有“百載商埠”之稱,1860年1月1日正式開埠成為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1919年冬設汕頭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汕頭市政廳;1930年,準予設市,隸屬廣東省政府;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56年設置汕頭專區,轄今潮陽區、潮安區、澄海區、饒平、南澳、揭陽、普寧、惠來、豐順、梅縣區、大埔、五華、興寧、平遠、蕉嶺等區縣。
1965年7月19日,成立揭西縣,屬汕頭專區管轄。
1981年劃市東一部分置經濟特區。
1983年7月13日,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撤銷汕頭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并,將原汕頭地區所屬揭陽、揭西、惠來、普寧、潮陽、澄海、饒平、南澳縣和潮州市8縣1市并入汕頭市,實行市轄縣的體制(潮州市委托汕頭市代管),汕頭市為省直轄市(國務院于同年12月22日正式批準)。
1984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汕頭經濟特區分為龍湖和廣澳兩片區。
1991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同年11月,潮汕行政區域調整,汕頭市行政區域調整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揭西縣劃為揭陽市管轄。
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撤銷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并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并為濠江區;升平、金園兩區合并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