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山石窟 |
地名:東鄉族自治縣 | 隸屬:臨夏州 |
區劃代碼:622926 | 代碼前6位:622926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自治縣 | 車牌代碼:甘N |
長途區號:0930 | 郵政編碼:731100 |
轄區面積:約15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鎮、16個鄉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鎖南鎮 | 622926100 | 49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鎮?h政府駐地。1950年設鎖南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49平方公里,人口1萬,其中東鄉族占86%。21…[詳細] |
達板鎮 | 622926101 | 55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位于縣境東部偏南,距縣城40公里。面積55平方公里,人口2萬,均為東鄉族。有公路接213國道,為鎖(南)達(板)公路終點。轄達板、陳…[詳細] |
河灘鎮 | 622926102 | 43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設河灘鄉,1958年并入東塬公社,1961年析置河灘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43平方公里…[詳細] |
那勒寺鎮 | 622926103 | 62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設那勒寺鄉,1958年并入百和公社,1960年析置那勒寺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62平方…[詳細] |
唐汪鎮 | 622926104 | 46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60年設唐汪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1.4萬,其中回族占29%、東鄉族占20…[詳細] |
果園鎮 | 622926119 | 93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0年設果園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93平方公里,人口1.1萬,均為…[詳細] |
汪集鎮 | 622926120 | 78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0年設汪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偏南,距縣城16公里。面積78平方公里,人口0.9萬,均…[詳細] |
龍泉鎮 | 622926121 | 111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0年設龍泉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111平方公里,人口1.2萬,均為…[詳細] |
春臺鄉 | 622926200 | 78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設春臺鄉,1958年并入鎖南公社,1960年析置春臺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7公里。面積78平方公里…[詳細] |
柳樹鄉 | 622926201 | 64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設柳樹鄉,1958年并入東塬公社,1960年析置柳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64平方公…[詳細] |
東塬鄉 | 622926202 | 73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8年設東塬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1.1萬,其中東鄉族占73%、回族占17%…[詳細] |
坪莊鄉 | 622926204 | 40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設坪莊鄉,1958年并入鎖南公社,1960年析置坪莊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7.5公里。面積40平方公…[詳細] |
百和鄉 | 622926205 | 49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設百和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49平方公里,人口1.1萬,其中東鄉族6…[詳細] |
關卜鄉 | 622926206 | 34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4年設關卜鄉,1958年并入百和公社,1960年析置關卜公社,1983年復置鄉。
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3…[詳細] |
趙家鄉 | 622926208 | 34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0年設趙家鄉,1958年并入果園公社,1960年析置趙家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34…[詳細] |
五家鄉 | 622926209 | 38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4年設五家鄉,1958年并入果園公社,1960年析置五家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2公里。面積3…[詳細] |
沿嶺鄉 | 622926212 | 36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0年設沿嶺鄉,1958年并入汪集公社,1960年析置沿嶺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7公里。面積36…[詳細] |
風山鄉 | 622926214 | 56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0年設風山鄉,1958年并入汪集公社,1960年析置風山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5…[詳細] |
車家灣鄉 | 622926215 | 49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60年設車家灣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2公里。面積49平方公里,人口0.3萬,均為東鄉族。有公路接…[詳細] |
高山鄉 | 622926216 | 65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0年設高山鄉,1958年并入汪集公社,1960年析置高山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65…[詳細] |
大樹鄉 | 622926219 | 73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8年建大樹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8公里。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0.6萬,均為東鄉族。有公路接21…[詳細] |
北嶺鄉 | 622926220 | 27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1950年設北嶺鄉,1958年并入大樹公社,1960年析設北嶺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中東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2…[詳細] |
考勒鄉 | 622926222 | 57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
位于縣境西部,劉家峽水庫東南側,距縣城35公里。面積57平方公里,人口0.6萬,均為東鄉族。有公路接213國道。有汽船沿劉家…[詳細] |
董嶺鄉 | 622926223 | 106km2 | 東鄉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設董嶺鄉,1958年并入龍泉公社,1960年析置董嶺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2公里。面積106平方公…[詳細] |
地名由來:境內以東鄉族人口為主體,故名;另據《中國地名由來詞典》載,因地處河州之東而得名。
2023年3月,東鄉族自治縣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縣(市、區)稱號。
2022年4月,2021年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市、區、旗)名單公布,東鄉族自治縣上榜。
2022年4月,東鄉族自治縣被命名為2021年度甘肅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年4月,東鄉族自治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2021年9月,東鄉族自治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8月,東鄉族自治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東鄉族自治縣人口數量為29萬人,位列臨夏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甘肅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4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800位。
東鄉族自治縣位于甘肅省中部西南面,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面,東經103°10′~44′,北緯35°30′~36′之間。東臨洮河與定西地區毗鄰,南與廣河、和政兩縣接壤,西接大夏河、與臨夏市、臨夏縣為界,北隔黃河與永靖縣相望。自治縣地貌呈方圓形,四面環水,中間高突。東西寬51公里,南北寬47公里,總面積15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46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64米、最低海拔1736米,平均海拔2610米。境內山巒起伏,六大山梁夾著六條山溝,以縣城鎖南鎮為中心向全縣傘狀延伸遍布。氣候干燥,冬長夏短,無霜期年平均138天,年降雨量為200~500毫米。
歷史沿革
東鄉歷史源遠流長,境內有豐富的馬家窯、齊家,辛店等文化類型。東鄉族自稱“撒爾塔”,有語言、無文字,信仰伊斯蘭教,是13世紀成吉思汗西征時,從中亞撒馬爾汗等地被迫東遷的回回色目人,以此為主體,融合當地一部分漢、藏、蒙古等民族,逐漸形成的民族共同體-東鄉族。歷史上,東鄉沒有縣的建制,隸屬河州管轄,1949年8月22日東鄉解放。1950年10月,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成立了相當于縣一級的東鄉自治區。1955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正式定名為東鄉族自治縣。
行政區劃
東鄉族自治縣現轄25個鄉鎮、229個行政村、1893個合作社。1999年底,全縣總人口25.88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5.0011萬人,城鎮人口8565人;在總人口中東鄉族占79.7%、漢族占13.4%、回族占6.8%,其他民族占0.03%。東鄉族自治縣轄5個鎮、20個鄉:鎖南鎮、達板鎮、河灘鎮、那勒寺鎮、唐汪鎮、春臺鄉、柳樹鄉、東塬鄉、坪莊鄉、百和鄉、關卜鄉、趙家鄉、五家鄉、果園鄉、免古池鄉、沿嶺鄉、汪集鄉、風山鄉、車家灣鄉、高山鄉、大樹鄉、北嶺鄉、龍泉鄉、考勒鄉、董嶺鄉。
經濟發展
東鄉以農業為主,是一個典型的旱作農業縣,全縣總耕地面積為37.64萬畝,其中山旱地占87.33%。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穩定、高產為特色的山地旱農耕作體系。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洋芋、玉米、豆類等,尤其盛產洋芋品優、質好、產量高;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胡麻、向日葵等。林業中全面落實“誰種誰有、林木歸已、長期不變、允許轉讓”的政策,大搞生態造林和經濟林栽植,累計造林面積達37.74萬畝,林場2個、苗圃3處,林業總產值高達395.53萬元。經濟林木有50多種,主要有大接杏、桃、花椒等。畜牧業是全縣農業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
區劃: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