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aq0br"></var>
  • <dl id="aq0br"></dl>
    <s id="aq0br"><xmp id="aq0br"><noframes id="aq0br"><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option id="aq0br"></option>
    <tbody id="aq0br"></tbody>
  • <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track id="aq0br"></track>
  • <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option id="aq0br"></option>
    <sub id="aq0br"></sub><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track id="aq0br"></track>
    <track id="aq0br"></track>
  • <nav id="aq0br"></nav><option id="aq0br"><noframes id="aq0br">
  • <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
  • <track id="aq0br"><li id="aq0br"><track id="aq0br"></track></li></track>
  • <sub id="aq0br"></sub>
    您現在的位置 : 重慶市 > 梁平區

    重慶市梁平區

    [移動版] [梁平區榮譽與排名]
    江津四面山
    地名:梁平區隸屬重慶市
    區劃代碼:500155代碼前6位:500155
    行政區域:重慶市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行政級別:縣車牌代碼:渝
    長途區號:023 郵政編碼:405200
    轄區面積:約1888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64.53萬人
    人口密度:約342人/平方公里
    行政駐地:梁山街道桂西路6號
    下轄地區:5個街道、26個鎮、2個鄉
    區劃代碼 面積簡介
    梁山街道 500155001 83.49km2
    梁山鎮位于重慶的東北部,系梁平縣城所在鎮,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轄7個社區委員會,23個行政村,有居民小組32個,村民小組1…[詳細]
    雙桂街道 500155002 58km2
    【概況】雙桂街道位于梁平縣中部。面積58平方千米。轄14個行政村、1個社區。辦事處駐迎賓路。 【沿革】民國初置四城鎮,1941年設中城鎮,1951年…[詳細]
    合興街道 500155003 51.4km2
    合興鎮,位于梁平縣東北部,場鎮距縣城9公里,歷來是梁平縣東北部經濟、政治、文化和物資集散中心。自1992年鄉鎮撤、并、建建制調整以來,鎮域幅員面積51…[詳細]
    仁賢街道 500155004 49km2
    仁賢鎮位于梁平縣中部,是梁平壩子的腹心地帶,地處平壩淺丘地區,南北地勢稍高,東西略平緩。東連梁山鎮,西接巨奎鎮、禮讓鎮,南靠金帶鎮,北倚安勝鄉。 全…[詳細]
    金帶街道 500155005 50km2
    金帶鎮位于重慶市梁平縣中部,東依城南鎮,南鄰和林鎮,西連仁賢鎮,北靠梁山鎮。全鎮面積50平方公里,總人口2.4萬人。西距重慶主城區190公里,東距萬州…[詳細]
    禮讓鎮 500155102 45km2
    禮讓鎮,因禮貌、謙讓而得名。位于重慶市東部梁平縣腹心地帶,距縣城15公里,幅員總面積45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社區居委會,總…[詳細]
    云龍鎮 500155103 78.4km2
    云龍鎮位于梁平縣小南路末端,距縣城24公里,它東鄰鐵門鄉、南與墊江縣普順鎮接壤,西連蔭平鎮,北依和林鎮,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以平壩、淺丘為主,平均海拔4…[詳細]
    屏錦鎮 500155104 102.11km2
    屏錦鎮位于梁平縣西南部,地處國道318線和省道渝巫路交匯處,距渝萬高速公路10公里、達萬鐵路梁平站30公里,距縣城23公里。歷史悠久,素有“小重慶”、…[詳細]
    袁驛鎮 500155106 42.6km2
    袁驛地處梁平縣西部,距離縣城56公里,人口2.6萬,幅員面積42.6平方公里,城鎮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轄10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318”國道…[詳細]
    新盛鎮 500155107 65.6km2
    位于縣城北部,與四川省達縣、開江接壤。全鎮幅員面積65.6平方公里,明月江支流在鎮內橫穿而過。轄11村98個村民小組和1個街道居委會,人口34313人…[詳細]
    福祿鎮 500155108 87.5km2
    福祿鎮地處梁平東部,距縣城31公里,東接萬州,依托黃金水道長江出川渝。全鎮幅員面積87.5平方公里,轄14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1萬余人。 …[詳細]
    聚奎鎮 500155110 57km2
    聚奎鎮位于梁平縣中西部,距梁平縣城21公里,東臨仁賢鎮,南接和林鎮,西界屏錦鎮、竹山鎮,北連禮讓鎮,318國道縱貫全境,省道渝巫路橫穿而過。幅員面積5…[詳細]
    明達鎮 500155111 58.9km2
    明達鎮因文明發達而得名,清雍正8 年(1730 年)建楊家場,稱楊家嘴,民國初置明達鄉。1992 年撤鄉建鎮將原天臺鄉與明達鄉合并為明達鎮,2002 …[詳細]
    蔭平鎮 500155112
    蔭平鎮于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時,蔭平、太平兩鄉21個行政村168個村民小組合并而成,F轄10個村82個村民小組。2004年,全鎮地區總產值9897萬…[詳細]
    和林鎮 500155113 58km2
    和林鎮始建于1951年,地處梁平縣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距梁長高速公路入口處3公里,與云龍、金帶、仁賢、巨奎、蔭平、鐵門等鎮接壤。梁云路穿境而過,村…[詳細]
    回龍鎮 500155114 89.5km2
    回龍鎮位于梁平縣西南,幅員面積89.5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02個村民小組,人口4.2萬。南與重慶墊江接壤,西與四川大竹縣相鄰,交通…[詳細]
    碧山鎮 500155115 38.7km2
    該鎮于1992年設立,位于梁平縣西部,東鄰袁驛鎮,南接七星鎮,西連大竹縣,北倚虎城鎮, 地處淺丘平壩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幅員面積38.7平方公里,…[詳細]
    虎城鎮 500155116 78km2
    虎城鎮位于梁平縣西北部,距縣城67公里,梁平、達縣、大竹三縣在此地交界,該鎮東接梁平縣龍勝鄉、袁驛鎮,南臨梁平縣碧山鎮、大竹縣石橋鎮,西抵達縣南岳鎮,…[詳細]
    七星鎮 500155117 35km2
    七星鎮位于梁平西部與四川大竹縣觀音鎮接壤,占地面積35平方公里。1949年成立七星鄉轄7個保,由區工作組主持工作;1953年成立七星鄉支部,轄4個村;…[詳細]
    龍門鎮 500155118 53km2
    龍門鎮源于清朝時期,因場鎮上有六個山包(即上山包,下山包),連接像一條龍,故名為“龍門”。該鎮地處梁平縣西北部,位于明月江上游,幅員面積53平方公里,…[詳細]
    文化鎮 500155119 29.5km2
    文化鎮地處梁平縣東北邊陲,距梁平縣城22公里,與開江縣新街鄉接壤。全鎮轄8個行政村,52個村民小組,1。7萬多人,以漢族為主,幅員面積29.5平方公里…[詳細]
    石安鎮 500155121 60.5km2
    石安鎮原名石家場,始建于東漢末年,1949年建石安鄉,1992年由原聯豐鄉、石安鄉合并為石安鎮。該鎮位于梁平縣東南邊錘,地處梁平、萬州、忠縣交界處,全…[詳細]
    柏家鎮 500155122 69.5km2
    柏家鎮位于梁平縣東南部,地處忠梁公路要塞,東至石安鎮,南至紫照鄉,與忠縣接壤,西至蟠龍鎮,距縣城28公里。全鎮地貌屬淺丘陵山區,幅員面積69.5平方公…[詳細]
    大觀鎮 500155123 63.2km2
    大觀鎮位于梁平縣東南邊陲,北距縣城33公里,西北與本縣蟠龍鎮、鐵門鄉接壤,其他三方被忠縣的石黃、太來、金雞三鎮包圍。全鎮轄8個行政村,66個村民小組,…[詳細]
    竹山鎮 500155124 42km2
    —位于梁平西部,距縣城42公里,坐落在省級風景名勝區——百里竹海內,從縣城乘車沿318國道西行一個小時即到。竹山鎮以其四萬畝竹林而得名,1992年撤區…[詳細]
    蟠龍鎮 500155125 96.27km2
    這里是一片神奇而充滿生機的土地,這里是風光旖旎的蟠龍古洞自然風景區所在鎮,這里是創造成績與輝煌之所在。

    蟠龍鎮位于縣城東南部,幅員面積9…[詳細]

    星橋鎮 500155126 53.1km2
    星橋鎮位于梁平縣城北面,鄉人民政府駐地星橋街道(星橋村)距縣城5公里。城北鄉轄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53.1平方公里,人口2.1萬人。 …[詳細]
    曲水鎮 500155127 47.43km2
    曲水鄉地處梁平東大門,東接分水,南鄰大興,西依福祿,北接孫家,幅員47.43平方公里,人口1.75萬,其中農業人口1.71萬。 1992年建制調整時,…[詳細]
    安勝鎮 500155128 33.7km2
    安勝鄉位于梁平縣城西北部,全國第二高塔文峰塔旁,距縣城6公里,與梁山鎮、城北鄉、仁賢鎮接壤,F有水稻制種基地4000畝,蔬菜基地2000畝,花生基地2…[詳細]
    復平鎮 500155129 31.33km2
    位于梁平縣東北部,東連萬州區余家鎮,南靠城東鄉,西接合興鎮,北臨開江縣廣幅鄉。1966年前叫復平公社,1966年后更名為武勝公社,1984年改稱為復平…[詳細]
    紫照鎮 500155130 36km2
    原名耙子丘,始建于清嘉慶年間,1992年改為建制鄉。我鄉位于梁平縣東南方,地處梁平與忠縣交界處,幅員面積為36平方公里,距縣城39公里,東連忠縣金聲鄉…[詳細]
    鐵門鄉 500155201 30.66km2
    鐵門鄉位于梁平縣東南邊陲,地處忠縣、梁平、墊江三縣結合部,幅員面積30.66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境內森林和礦產資源豐富,轄3個村,24個村民小組,…[詳細]
    龍勝鄉 500155202 36km2
    龍勝鄉,位于梁平縣西北部,東毗竹山,南鄰袁驛,西北接虎城,是典型的丘陵山區,全鄉轄5個行政村22個小組, 8443人,常住人口以漢族為主,幅員36平方…[詳細]

    地名由來:本來叫梁山縣,因地處高粱山麓有平壩之意而得名。1952年,因為和山東梁山縣同名,改為梁平。

    2022年11月,梁平區被確定為2022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

    2022年10月,梁平區被納入為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2022年9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梁平區為2022年度國家森林城市。

    2022年6月,梁平區上榜第二屆國際濕地城市。

    2021年12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梁平區為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

    2021年12月,梁平區被列入2021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1年11月,梁平區被確定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梁平區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梁平區人口數量為64.53萬人,位列重慶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5位。

    +查看更多梁平區榮譽與相關排名>>

    梁平區位于重慶市東北部,東鄰萬州區,西連四川省大竹縣,南靠忠縣、墊江縣,北接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

    幅員面積18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85萬公頃,林地面積5.55萬公頃,森林覆蓋面積4.73萬公頃。轄8個鄉、25個鎮,有315個村、2519個村民小組、23個社區居委會?h政府駐梁山鎮。郵編:405200。代碼:500228。區號:023。拼音:LiangpingXian。

    2004年末人口88.31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0.68萬人,農業人口77.63萬人。人口出生率9.9‰,人口自然增長率1.5‰。

    其地處高臺,平均海拔450米。境內山、丘、壩兼有,以丘陵為主。主要山脈有東山、西山和中山,在東山與西山之間有渝東第一大壩——梁平壩子,面積100.73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行政區劃】

    梁平縣轄25個鎮、8個鄉。

    梁山鎮、仁賢鎮、禮讓鎮、云龍鎮、屏錦鎮、袁驛鎮、新盛鎮、福祿鎮、金帶鎮、聚奎鎮、明達鎮、蔭平鎮、和林鎮、回龍鎮、碧山鎮、虎城鎮、七星鎮、龍門鎮、文化鎮、合興鎮、石安鎮、柏家鎮、大觀鎮、竹山鎮、蟠龍鎮、安勝鄉、鐵門鄉、龍勝鄉、復平鄉、城東鄉、紫照鄉、城北鄉、曲水鄉。

    【民族人口】

    民族構成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全縣有40個民族,漢族849260人,占總人口99.9%,少數民族39個、804人,其中1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土家族196人、蒙古族169人、苗族95人、回族54人、壯族48人、彝族42人、布依族33人、朝鮮族28人、維吾爾族28人、滿族26人、藏族20人、侗族20人等。

    年齡構成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梁平縣14歲及其以下少年兒童202543人,占總人口23.8%,15—49歲青壯年462627人,占總人口54.4%;65歲以上老人60635人,占總人口7.1%;全縣最高齡老人100歲。

    性別構成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全縣的性別比例(即每100名女性的男子數)為108.9%,男性占52.1%,女性占47.9%。

    文化構成

    解放初,梁平有90%以上的人是文盲或半文盲。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全縣有大專及其以上文化程度8263人,高中文化程度45304人,初中文化程度254425人,15歲以上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7211人,分別占全縣總人口的1.0%、5.3%、29.9%、11.1%,每1000人中有大專及其以上文化程度9.7人,高中文化程度53.3人,初中文化程度299.1人,小學文化程度456.8人。

    職業構成

    民國時期,全縣95%以上的人從事第一產業,建國后,產業結構有一定的變化,特別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農村勞動力剩余,促使鄉村企業蓬勃發展,從事個體工商業、工業、建筑業和第三產業的人員比重有較大幅度的上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全縣在業人口419870人,占總人口的49.4%,其中從事第一產業349880人,占在業人員的83.3%;從事第二產業26300人,占在業人員的6.3%;從事第三產業43690人,占在業人員的10.4%。

    【交通狀況】

    梁平縣內318國道從東向西穿越境內,渝巫(山)路從南到北跨越全境。渝(重慶)萬(萬州)高速公路從南向北貫通,其中梁平距重慶160公里,距萬州60多公里。鐵路有達(州)萬(州)從西至東穿越全境。通過鐵路可直到成都,在達州可轉到北京。梁平縣內有機場,在縣城邊上,為軍民兩用機場,直飛成都,廣州,西安等,F已停用.遷至萬州區

    每個鄉鎮均有公路相通,并且都已經硬化。村內有機耕道,少數硬化處理。

    【歷史沿革】

    西周、春秋,縣地屬庸國。戰國時屬巴國、巴郡。秦、西漢,屬巴郡月忍縣(治今云陽)。西漢居攝三年(公元8年),縣地屬巴郡臨江縣(治今忠縣)。東漢初,屬益州巴郡。興平元年194),劉璋三分巴郡,縣地屬固陵郡(治魚復今奉節)。建安六年(201),改固陵郡為巴東郡,縣地屬巴東郡直至晉代。

    西魏元欽二年(553),置梁山縣,以境內高粱山為名,治黃土坎。

    隋開皇三年(583),全國撤郡改州,以州統縣,梁山縣隸南州(治今萬州區)。大業三年(607),廢州設郡,以郡統縣,梁山縣隸巴東郡(治民復縣今奉節)。

    唐武德元年(618),改巴東郡復置信州,梁山縣隸信州。武德二年,析信州的3個縣置南浦州,梁山縣隸南浦州。武德八年,隸夔州。武德九年,隸浦州。貞觀八年(634),浦州改名萬州,天寶元年(742)改名南浦郡,乾元元年(758)復名萬州,梁山縣均隸之,直至宋初。

    宋開寶三年(970),以萬州石氏屯田務置梁山軍,亦名高粱郡,同于下州,隸夔州路,領梁山縣(中下縣),軍治今梁山鎮,縣治自黃土坎亦徙此。元右元年(1086),還隸萬州,尋復故。

    元至元二十年(1283),升梁山軍為梁山州,領梁山縣,隸夔州路。

    明洪武四年(1371),新寧縣(今開江)劃入梁山縣,洪武六年十二月,裁梁山州,仍置梁山縣,隸下川東道夔州府。洪武十年五月,改隸忠州,后還隸夔州府。洪武十四年,新寧縣劃出。

    清康熙七年(1668),裁新寧縣入梁山縣。雍正七年(1729),新寧縣劃出復置。雍正十二年,改隸忠州直隸州。

    民國2年2月,以道統縣,梁山縣隸川東道。民國5年,全川軍閥混戰,形成防區制,梁山縣成為川軍一、二軍、國民政府軍二十、二十一軍的防區。民國18年,直隸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3月1日,川政統一,全省劃為18個行政督察區,梁山縣隸第十行政督察區,列為一等縣。民國29年,列為二等縣。

    解放初,梁山縣隸川東人民行政公署大竹專區。1952年12月3日,因縣名與山東省梁山縣同名,遂以境內有平壩而更名為梁平縣。1953年3月10日,撤銷大竹專區,梁平縣劃歸萬縣專區(地區)管轄至1997年6月,1997年6月由重慶直轄至今。

    【歷史事件:日機轟炸梁平】

    1938年10月4日起至1944年11月27日止,日軍出動近千架軍用飛機,分81批次,對梁平轟炸51天,投擲爆破彈2568枚,燒夷彈、定時彈、照明彈和細菌彈2882枚。炸死1708人,傷殘773人,炸毀民房-幢。

    1939年3月29日上午9時,日機18架組成兩個"品"字隊形,由菩薩頂方向向縣城飛來,臨空排成"一"字形向機場和城區進行輪番轟炸和低空掃射,傾瀉-300余枚。梁山首屈一指的五重琉璃建筑文廟,名勝朱衣樓、魁星樓,建于清代咸豐年間的慈善機構育嬰堂,縣立初級中學、職業中學、女子中學,縣立小學等處,頃刻變為廢墟。城區內梁山縣政府,繁華的暗橋街、四牌樓一帶,東門、西門、北門內外,彈坑累累,瓦礫遍地。煤炭市、雞鴨市、豬市壩等處來不及躲避的人,被炸得血肉橫飛;尚未疏散的監獄也被炸中,積尸滿屋;大街的屋頂上飛去了死者的斷手斷腳;電桿上掛著死者的五臟六腑;無家可歸的人們,守著親人的尸首和一片瓦礫嚎陶痛哭;水洞門的李繼榮這天是他的結婚喜期,主人、賀客、新郎、新娘都被炸死,數小時之內,被炸死259人,傷殘286人,炸毀民房1495幢,震壞民房1345幢,損失價值40萬元。

    6月30日上午7時,日機27架侵襲,投擲爆破彈、燒夷彈136枚,轟-、縣城、城西鄉等處,炸死70人,炸傷15人,炸毀民房470幢。6月1日,日機27架侵襲,投擲爆破彈、燒夷彈138枚,轟炸縣城、城西鄉、天竺鄉等處,炸死2人,炸傷15人,炸毀民房158幢。鄉月29日上午7時許,日機3批36架,對機場、縣城、城西鄉、天竺鄉進行輪番轟炸,投擲爆被彈、燒夷彈486枚,頃刻全城大火彌漫,燒毀民房1765幢,損失價值45.65萬元,炸死90人,炸傷30人。明代著名理學家《易經來注》作者來知德祠、關岳廟、南正街半條街均彼燒為焦土。西街的縣0、把總署、鴿子市及東門內外多處被炸。北門尤為慘重,建于宋代的梁平八景之一州牧省耕處"萬石樓"連中-3枚,夷為平地。樓前古石墓穴(俗稱深基)內躲藏的福祿、柏家賣羊子的10余人,因墓穴口被炸塌而全部窒息致死。建于清代咸豐年間的梁山八景之一的12層古樓"垂云北觀",及高懸樓頂的3000斤重的銅鐘,飲譽海內外的著名畫僧竹禪的祝發地報國寺和廟中3000公斤重的3尊大鐵佛,以及蔡倫廟、神農廟連同民宅,都夷為焦土。神農廟側的石湯元,一家4口罹難,在余燼焦土中難辨尸首。新街-的劉洪升,七尺之軀,燒得只剩下一尺多長的殘尸。慘景歷歷:不勝枚舉。10月13日。日機2批36架侵襲,投彈314枚,轟-、城西鄉、天竺鄉等處,炸死28人,傷30人,炸毀民房1765幢,損失100萬元。

    12月18日,日機2批26架侵襲,投擲-170枚。轟-、縣城,炸死8人,炸傷4人,炸毀民房29幢,損失0.32萬元。12月19日,日機26架侵襲,投彈150枚,轟-縣城一帶,傷一人。

    1940年4月22日,日機26架侵襲,投彈I00枚,轟炸縣城、機場,炸死10人、炸傷30人,炸毀民屋100幢。4月30日,日機9架侵襲,投擲-63枚,轟炸縣城、么塘鄉筍子溝,炸死4人,炸傷之人,炸毀民房12幢。5月19日夜10時至21日夜,日機6批63架輪番侵襲,對機場、縣城、城西鄉等處進行轟炸,投擲爆破彈、燒夷彈、照明彈756枚,炸死62人,炸傷23人,炸毀民房292幢。

    6月6日,日機33架侵襲,投彈348枚,轟-、縣城、天竺鄉。城西鄉等處,炸傷2人,炸毀民屋12幢。6月10日,日機35架侵襲,投彈105枚,轟-、縣城、城西鄉、天竺鄉、仁賢鄉等處,炸傷3人,炸毀房屋242幢,6月25日,日機34架侵襲,投彈200枚,轟炸縣城、天竺鄉等處,炸死2人,炸毀房屋30幢。6月30日,日機34架侵襲,投彈200枚,轟-、縣城、天竺鄉、城西鄉等處,炸傷25人,炸毀民房16幢。10月6日,日機15架侵襲,投彈71枚,轟-、縣城、天竺鄉、城西鄉等處,炸傷23人,炸毀民房74幢。12月11日,日機6架,投擲爆破彈、燒夷彈共29枚,轟-、縣城、城西鄉、福祿鄉等處,炸死18人,炸傷9人,炸毀民房46幢。

    1941年5月20日,日機12架侵襲,投擲爆破彈73枚、燒夷彈4枚,炸中機場、縣城、城西鄉、石安鄉等處,炸死18人,炸傷77人,炸毀民房39幢。5月21日晝夜,日機27架侵襲進行輪番疲勞轟炸,投擲爆破彈280枚、燒夷彈240枚,轟-?h城、柏家鄉等處,炸死1人,炸毀民房170幢。5月25日,日機8架侵襲,投爆破彈16枚,轟炸縣城、城西鄉等處,炸毀民房5幢。6月16日,日機27架侵襲,投擲爆破彈183枚、燒夷彈158枚,轟炸縣城、屏錦鎮。石安鄉等處,炸死1人,炸傷11人,炸毀民屋27幢。7月4日,日機29架侵襲,投彈185枚,轟-、縣城、城東鄉,聚奎鄉等處,炸傷5人,炸毀民房10幢。7月30日,日機27架侵襲,投彈32枚,轟炸機店被夷為平地,損失慘重。西坪徐家院子的宋六妹、三板橋處的蒲自明被炸死。公園巖下的防空洞,道路狹窄,躲避的群眾蜂擁而至。,一顆-正丟在洞門口,當場炸死6人,重傷5人,輕傷1人。1941年7月29日上午約11時,日機6架空襲云陽縣城、投彈4枚,炸毀房屋4間,樹木20多根。敵機轟炸時,公園內的防空洞由于洞形是向下傾斜,正值洪水期洞內進水。逃難群眾不知深淺,外擠內擁,淹死7人。窒息死亡1人。

    1941年8月2日上午10時,從云陽縣云安鎮的牛頭山方向突然飛來9架日軍轟炸機,機翼上的日本太陽旗清晰可見。日機在云安鎮上空盤旋一圈,順湯溪河谷俯沖,輪番對云安鎮進行狂轟濫炸。鎮內20多處房屋、多座鹽灶被炸。幾處被-擊中的房屋,立即起火,愈燒愈烈。成百上千的群眾紛紛涌向鎮北郊有防空洞的馬卡口躲避。日機隨即調轉頭來,對著人群輪番轟炸和猛烈掃射。葉家橋至馬卡口一帶,立即被黑煙籠罩,街道上尸骨成堆,血流滿街。僅這條街,死者竟達100多人。馬寧灣菜販羅矮子的肝腸肚肺被炸飛,掛在桑樹上,路經陶家伺堂躲避的9歲小孩宋家兵,被炸后埋于瓦礫之中,廢墟中僅露出一雙小腳,石嘴上老八間鋪的梁念云以及中藥鋪潭醫生和楊發德等人,被炸得手腳四散。箭樓后面一撿煤炭花的孕婦,胸口、肚子被彈片擊破,腹內嬰兒的小頭破腹而出。一些群眾在慌亂中涌進廁所,一發-正中廁所,當場死亡10多人,丈余見方的糞池里裝滿了缺手斷腿的尸體。云安鎮是當時川東最大的鹽業重鎮,距縣城15公里。這次日機空襲,前后持續了近兩小時,投彈100余枚,炸死200多人,重傷40多人,輕傷100余人。炸毀房屋30余處。鹽灶10多間,鹽庫1座,鹽廠-停產半月之久,損失約數百萬元。

    1941年8月10日8時31分,日機第二次轟炸云陽縣云安鎮,8架日機從鎮東牛頭山進入該鎮上空,投彈46枚,其中燒夷彈7枚(有2枚未0),炸死5人,炸傷6人,炸毀鹽井:口,鹽灶10座,炸毀房屋25間,燒毀房屋3間,損失法市約百多萬元。

    1941年8月11日上午10時,兩架日機領頭,15架緊隨其后,從云陽縣城東面的新津口方向低空襲來,對縣城的主要建筑物和街道進行瘋狂轟炸。城內的東城小學、區立小學、中央銀行、郵政局、鹽業公會、征收局、萬壽宮、天花宮、禹王宮、小東門、大水井、肪興樓、觀音閣等20多處被炸的地方,立即起火燃燒,縣城陷入一片火海;靵y中,人們涌向城東公園巖下的防空洞和城北后坡的觀音閣巖嵌等處躲避,敵機乘機對逃難群眾進行轟炸和掃射。這次日機轟炸云陽縣城近一小時,投彈120多枚,其中燒夷彈30多枚:東城小學學生和行人10多人被炸死。小東門城墻外一木器鋪被一燒夷彈擊中,鋪內10多人無一幸存。衙門口蔣家院子內,10多人正在喝茶聊天,敵機扔下的3枚-落人院內,頃刻間屋毀人亡。有6人當即死于0聲中,其余的人不是被埋于瓦礫之下,就是被燒傷或缺肢斷腿,躺在血泊中痛苦掙扎。城北后坡觀音閣巖嵌處躲避的百余人,慘遭日機4枚-、2枚燒夷彈的襲擊,當場炸死。燒死壯丁30多人,重傷16人。日機這次空襲,共炸死、燒死69人,重傷38人,輕傷百余人。炸毀、燒毀和震垮的房屋30余處,150多間,損失約200余萬元。

    1941年8月30日上午8時許,日機17架,再次轟炸云陽縣城,投彈64枚,國民黨縣黨部、衙門口、小東門、大東門。鹽碼頭、大橋溝、沙灣、公園及縣城后坡被炸,原中心鎮三板橋八保十二甲賴運廷。牟治分、李企才,西門外五保四十八甲的向仲海,文化街五保十五甲的謝復旦、王茂盛的父母,西門坡七保五甲的顏崇山和西坪鹽倉庫的楊德富等42人被炸死,重傷32人,輕傷18人,炸毀燒毀房屋38幢。

    【主要農業作物】

    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經濟作物主要有果品、蠶、茶葉、油菜、花生、甘蔗、苧麻。

    名優土特產品有梁山柚、虎蜜柚、柑橘、雙桂啤酒、奕虹豆筋、山桂牌廣味香腸、豆筍、袁驛豆腐干、竹殼、竹涼席、竹簾等。

    【梁山八景】

    “梁山八景”為:石馬歸云、福利鐘文、萬石春耕、垂云北觀、赤牛臥月、高梁聳翠、崖泉瀑布、古洞蟠龍

    “梁山八景”是梁平縣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自然人文景觀。1938年10月開始,日寇飛機對梁平縣城、梁平空軍機場及部分鄉村進行了長達6年的大轟炸,“梁山八景”中的5處名勝古跡先后被毀。近幾年以來,梁平縣投資60萬元,在石馬山的一塊石壁上,開鑿濃縮了的“梁山八景”超大型浮雕,以此警醒后人。

    【旅游景區】

    有全國重點寺廟: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東山國家森林公園,市級風景名勝區百里竹海,全國第二高石塔文峰塔,蟠龍洞古驛道等。


    以下地名與梁平區面積相當:

    梁平區相關名人

    到梁平區必去著名景點

    梁平區特產與美食
    梁平區民俗文化
    中美特级黄a片
    <var id="aq0br"></var>
  • <dl id="aq0br"></dl>
    <s id="aq0br"><xmp id="aq0br"><noframes id="aq0br"><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option id="aq0br"></option>
    <tbody id="aq0br"></tbody>
  • <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track id="aq0br"></track>
  • <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option id="aq0br"></option>
    <sub id="aq0br"></sub><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track id="aq0br"></track>
    <track id="aq0br"></track>
  • <nav id="aq0br"></nav><option id="aq0br"><noframes id="aq0br">
  • <track id="aq0br"><noframes id="aq0br">
  • <track id="aq0br"><li id="aq0br"><track id="aq0br"></track></li></track>
  • <sub id="aq0br"></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