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印刷博物館 |
地名:大興區 | 隸屬:北京市 |
區劃代碼:110115 | 代碼前6位:110115 |
行政區域:北京市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京 |
長途區號:010 | 郵政編碼:102600 |
轄區面積:約103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9.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25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黃村鎮興政街 | |
下轄地區:6個街道、13個鎮、1個行政村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興豐街道 | 110115001 | 9.7km2 | 興豐街道轄區地處北京市大興區城區中心地段,是大興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區域為東至鳳河中心線,團桂路中心線;南至永華路中心線,林校北路中心線,通黃…[詳細] |
林校路街道 | 110115002 | 12.65km2 | 林校路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1年11月20日,因地處林校路而得名,林校路街道辦事處位于大興新城中心,北至黃村西大街、南至六環路、東至京開路、西至蘆求路…[詳細] |
清源街道 | 110115003 | 5.58km2 | 清源街道辦事處地處大興新城北部。南起清源路,北至北興路,東起京開高速路,西至京九鐵路,轄區面積10.87平方公里。轄區內道路縱橫,交通發達,多條公交線…[詳細] |
亦莊地區 | 110115004 | 18.18km2 | 亦莊鎮元、明、清時期為封建帝王行圍狩獵“南海子”一部分。清光緒十八年(1902年)設南苑督辦墾務局,準許招佃開墾曠閑土地,始有大批移民遷徙至此屯墾成村…[詳細] |
黃村地區 | 110115005 | 65.37km2 | 黃村鎮明置黃村社,清設順天府南路廳,歷為京畿重鎮。198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確定黃村為北京重點衛星城建設之一。鎮東有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詳細] |
舊宮地區 | 110115006 | 29.04km2 | 舊宮鎮元、明、清三代為皇家苑囿南海子,是封建帝王巡幸狩獵的重要場所。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辟建南海子,在此設上林苑內監提督官署。清初改建行宮,稱舊…[詳細] |
西紅門地區 | 110115007 | 28.54km2 | 西紅門鎮遼金時期即已形成聚落,始稱西綦里,與東綦里相對!棒搿弊忠鉃樾新菲D難。元代在其東辟“下馬飛放泊”供巡幸打獵之用。至明代將“飛放泊”擴大,并改名…[詳細] |
瀛海鎮(瀛海地區) | 110115008 | 32.38km2 | 瀛海鎮原屬“南海子”一部分,為元、明、清三代帝王行圍狩獵的范圍。清光緒二十八年準令開墾“南海子”內大片土地,由皇宮內太監在此圈占土地,開設私莊,從河北…[詳細] |
觀音寺街道 | 110115009 | 16.4km2 | 觀音寺街道,北京市大興區下轄街道,地處北京市南部,京開路東側。東至團河農場東側與西紅門鎮相連,東南至青年河與黃村鎮相接,南至黃馬路中心線與天宮院街道毗…[詳細] |
天宮院街道 | 110115010 | 33.3km2 | 天宮院街道,北京市大興區下轄街道,地處大興區中部西側,東、南與黃村鎮和魏善莊鎮、龐各莊鎮、北臧村鎮接壤,西至規劃建設的明川大街與北臧村鎮相連,北與觀音…[詳細] |
高米店街道 | 110115011 | 5km2 | 高米店街道2014年11月15日正式掛牌成立。大興區轄街道。轄區位于黃村地區,東到京開高速公路,西至京九鐵路東側,南至康莊路、金星西路,北至北興路。
…[詳細] |
青云店鎮 | 110115103 | 70.03km2 | 青云店鎮屬京南古鎮之一,歷來市肆繁華,商旅湊集,有各式大小門店200余家。舊有古剎德云寺、東岳廟,現已無存。1958年鎮南廟內發現殘存遼代經幢兩節,其…[詳細] |
采育鎮 | 110115104 | 71.6km2 | 采育鎮據《天府廣記》載:“采育乃古安次縣采魏里也,明初為上林苑,改名蕃育署,而人呼采育,合新舊而名之也”。又名鵝鴨城。明洪武、永樂初年安置大批山西、山…[詳細] |
安定鎮 | 110115105 | 78km2 | 安定鎮位于大興區東南部,鎮域面積78平方公里,轄33個行政村,3萬人口。地處永定河沖積平原,海拔22米,地勢平坦,年平均氣溫11.9攝氏度。平均降水量…[詳細] |
禮賢鎮 | 110115106 | 93.83km2 | 禮賢鎮明、清為京南名鎮,設巡檢司、駐縣丞,屬京都順天府大興縣管理。清康熙帝南巡河工常駐蹕于此。禮賢舊有土城,東門磚雕楹聯“禮賢下士、雅歌投壺”。壽峰寺…[詳細] |
榆垡鎮 | 110115107 | 134.14km2 | 榆垡鎮清為宛平縣八鎮之一,駐把總。鎮域內有元代無礙禪師塔、清代恭勤夫人謝氏墓、求賢壩遺址、查理故里等文物古跡多處,有西胡林天主教堂、求賢天主教堂2座![詳細] |
龐各莊鎮 | 110115108 | 109.3km2 | 龐各莊鎮明清隸屬順天府宛平縣,清駐巡檢司,曾為南路同知官署駐地,宛平縣八鎮之一,市肆繁華,有“六達之莊”美譽。境內有金?廣陽鎮遺址、薛營清真寺等。薛營…[詳細] |
北臧村鎮 | 110115109 | 47.4km2 | 北臧村鎮相傳元時村中有古剎浮屠寺,以行善為本,故以臧村為名,意即“善人之居”。清光緒年間稱西藏村,后改今名。明、清屬順天府宛平縣。
1991年為…[詳細] |
魏善莊鎮 | 110115110 | 81.5km2 | 魏善莊鎮明、清時期分屬京都順天府大興縣黃村、禮賢巡檢司。
1991年為鄉建置。位于大興縣中部,距黃村鎮東南10公里。鄉域面積40.41平方公里,…[詳細] |
長子營鎮 | 110115112 | 59.71km2 | 長子營鎮境內有良善坡遺址。原為該地區佛教圣地,據碑文記載,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已有600多年歷史,因廟宇建在高坡上,善良的人們常來此焚香祈禱,…[詳細] |
地名由來:
金貞元二年(1154年),改曰大興,為中都大興府治。取“大金興旺”之意命名,2001年,改為大興區。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大興區入選2023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2年12月,大興區被認定為全國第七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
2022年10月,大興區被納入為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2022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大興區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2022年6月,財政部公布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名單,大興區上榜。
2021年11月,大興區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縣(區)。
2021年9月,大興區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根據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興區人口數量為199.4萬人,位于北京市各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7位。
基本介紹:
大興區位于北京市南部,全區南北長42.70km,東西寬45.00km,總面積大興區總面積1036.33平方公里。大興區東臨通州區,南臨河北省固安縣、霸州市等,西與房山區隔永定河為鄰,北接豐臺區、朝陽區。
大興區先秦時期為大興區先秦時期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所建的古薊縣,后相繼改名為伐戎縣、薊北縣、析津縣,直至金代更名為大興縣,中華民國時期1928年6月起大興縣劃歸河北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大興縣先隸屬通縣專區,于1958年3月大興縣劃歸北京市并將原屬北京市南苑區的舊宮、亦莊、瀛海、西紅門等地劃歸大興改為區建制。1960年1月,恢復縣建制。1999年,轄14個鎮526村。2001年1月9日,國務院(國函〔2001〕4號)批準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以原大興縣的行政區域為大興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村鎮興政街。截至2018年底,大興區下轄14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
2019年大興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1億元,比上年下降13.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77.2億元,比上年增長3.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18.3億元,比上年增長8.5%。三次產業構成為1.3:30.6:68.1。
2019年末,大興區常住人口171.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3萬人,比上年增長5.1%。其中流動人口63.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萬人。自2016年以來,大興區流動人口數量呈現持續下降態勢,由72.8萬人降至63.9萬人,其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逐年下降,由2016年末的47.0%下降到2019年末的37.3%。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國家發展新動力源扎實構建。大興機場高速、京雄城際鐵路和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同步開通,永興河北路等城市路橋建成通車,新航城東西區再生水廠、大禮路、青禮路綜合管廊按時通水通廊。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正式獲批,自貿區大興國際機場片區正式掛牌,綜合保稅區(一期)全面開工,國際會展中心、國際健康中心、國際消費樞紐、綜合保稅區等首批招商項目正式對外發布,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實質性啟動,新國門建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歷史沿革:
周初屬薊國薊城,后屬燕國薊城。
秦置薊縣,治薊城。
王莽改名伐戎縣。
東漢復名薊縣。
三國時代,薊縣屬魏之幽州燕郡、燕國。
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薊縣歷屬燕國、燕郡、幽州、范陽郡等。
遼初改薊北縣,開泰元年(1012),改析津縣,為析津府治。
金貞元元年(1153),海陵王都于此,建為中都;二年(1154),改析津府為大興府,改縣名為大興縣,取“興國”“興旺發達”之意。
元初屬中都路,至元四年(1267),縣治遷中都東北城(今東城區大興胡同內)。
二十一年(1284),為大都路治。
明初為北平府治,永樂元年(1403),為順天府治。
清因之。
1914年,屬京兆地方。
1928年,改屬河北省。
1935、1937年,分別遷治于北大紅門、南苑鎮。
1943年,中共領導的大宛安永固涿良辦事處成立。
1944年2月,更名平南辦事處;9月,設置平南縣。
1945年3月,平南縣建制撤銷,分設大興縣和涿良宛縣,大興縣隸屬冀中十專區。
1949年,屬通縣專區,移駐青云店。
1954年,遷治黃村鎮。
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河北省大興縣劃歸北京市,改設大興區。
1960年,撤區復設縣。
2001年,撤縣復設區。
區劃:北京市·大興區 |